牙槽骨(alveolarbone)是上、下颌骨包围和支持牙根的部分,又称为牙槽突(alveolar proces)
容纳牙根的窝称牙槽窝,牙槽窝在冠方的游离端称为牙槽嵴,两牙之间的牙槽突部分称为牙槽中隔。牙槽骨的组织结构与身体其他骨相似,其生长发育依赖于牙的功能性刺激,当牙萌出时牙槽骨开始形成、增高,并提供形成中的牙周膜一个骨性附着面,牙槽骨在牙失去后逐渐吸收、消失。
正常人咬合力通过牙周膜传到牙槽骨,这是一种生理性刺激,可刺激骨的生长,调节骨吸收与再生,使其保持相对平衡。而义齿基托则是直接压在粘膜上,是一种病理性刺激,必然发生骨吸收,对牙槽嵴来说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压强越大骨吸收就越严重。其原因可能是牙槽嵴承受的压力过重,可刺激破骨细胞,并导致血液淤滞。下颌承受的面积比上颌小,故骨吸收更明显。
全身因素:
1.激素
较多研究证明雌激素是维持骨代谢的主要激素,尤其是更年期,由于雌激素降低,成骨细胞缺乏雌激素的刺激,骨基质形成不足,钙盐沉积障碍而导致骨疏松症。甲状旁腺素(PTH)是骨疏松症的中间介质,雌激素可提高骨对(PTH)的敏感性,从而促进骨吸收。降钙素的分泌受血钙浓度控制,可直接抑止破骨细胞的生成,促进钙离子的沉积,拮抗PTH的作用。前列腺素(PG)是一种类激素物质,PG是通过对腺苷酸环化酶的激活使cAMP增加,cAMP可诱导单核细胞变为破骨细胞。
2.微量元素
人体微量元素和钙磷与骨的代谢有一定关系。锌缺乏可降低碱性磷酸酶、胶原酶的活性;铜缺乏可降低赖氨酸化酶、胺氧化酶、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,从而使骨胶原交联障碍,骨沉积少,骨吸收快。锰缺乏可发生骨钙调节的紊乱,使骨吸收增加;镁是构成骨的重要成分之一,并调节钙磷代谢和骨钙化;氟与羟磷灰石作用可形成稳定的氟磷灰石,有抑止骨吸收,促进骨形成的作用。
3.营养因素
缺牙患者,尤其是老年无牙患者,因营养不良而促使牙槽嵴萎缩,也应当重视。维生素D与富钙食物的使用可保持牙槽骨量,延缓牙槽嵴的吸收;高蛋白饮食可增加钙的排泄,促进骨的吸收。
牙槽骨是高度可塑性组织,也是人体骨最活跃的部分。它不但随着牙的生长发育、脱落替换和咀嚼压力而变动,而且也随着牙的移动而不断改建。牙槽骨具有承受压力被吸收,受牵引力会增生的特性。一般情况下牙槽骨的吸收和新生保持动态平衡,临床上利用此特性可使错牙合畸形的牙得到矫正治疗。
转载请注明: 驻容网-及时整形优惠信息-权威整形资讯平台 » 缺牙后牙槽骨为什麽要发生萎缩?
扫一扫,加我微信
13260092855
工作时间:7*24小时不休
河南驻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驻容网络版权所有,保留一切权利 © 2013-2025